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5/22【英美系演講公告】劉紀蕙—文化拓樸學的精神分析詮釋
三眼神童,去聽聽你未來指導教授的演講吧!
--------------------------------------------------------------------------------------------
【英美系演講公告】文化拓樸學的精神分析詮釋:從比較文學轉向(中國早期)現代性的批判性重探
演講題目:文化拓樸學的精神分析詮釋:從比較文學轉向(中國早期)現代性的批判性重探
演講時間:2009.05.22 10:30 am
演講地點:文D204
講者簡介:
劉紀蕙‧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一九七八年畢業於輔仁大學英文系,一九八四年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後,旋即返回輔大英文系任教。曾於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三年擔任輔仁大學英文系系主任,卸任後籌備規劃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規劃重點在於以整合人文學科的角度從事跨文化與跨藝術研究。該所成立於一九九四年。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九年擔任該所所長。二00一年轉任交通大學外文系,二00二年開始專任於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並於二00二年至二00四年擔任該所所長。
早年教授英國浪漫文學,談論布萊克、華茲華斯、濟慈、雪萊、拜倫,英國十九世紀小說,以及浪漫文學、藝術、歌劇。近十多年來轉向發展文化研究、台灣文學與文化、精神分析、現代主義與現代性、電影理論、跨藝術研究等領域。
一九九四年出版的《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呈現了第一階段的跨藝術文化研究成果。二000年出版的《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以及後來一系列現代性論文,則呈現了跨領域精神分析探討,重新詮釋寫實主義傳統之外的臺灣文學所呈顯的本土意義與歷史脈絡,並檢視中國與台灣現代性與文化心態史的一些特殊問題。
二00四年出版的《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則進一步以精神分析的閱\\\讀方式檢視中國與台灣二十世紀上半期所浮現的法西斯整體化組織衝動與排他機制。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