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書到用時方恨少 何時用上不知道
十年前在蛋漿終吻戲沒有選修〈目錄版本學〉,我真後悔。
前幾天豬頭派了個任務,請我找出某部古籍作為引用書目。通常古籍經典都有公認的文本,歷代不斷有知名學者譯註,例如我學姊在擠大終吻所專攻元代的《春秋》學,摘要一開始就交待:
「自漢代以迄清末,《春秋》學乃是士人展現思想意識的一種學術。然而處於蒙元治下的元代士人,面對《春秋》學中特有的政治、歷史觀,他們對《春秋》的詮釋必有值得探究之處。」
所以我從出版古籍較專業的出版社和術有專攻的學者兩大方向幫豬頭篩選引用書目,沒想到豬頭一直給我出終吻所博士程度的難題(錢真難賺)。豬頭以《倫語》為例,問題如下--
「孔子是什麼時候的人?」豬頭問。
「兩千五百年前。」事隔多年,我忘記是春秋還戰國(真愧對螺老對我的愛戴),反正亂世就對了。
「倫語我都會背了,為什麼要引用元代人譯註的版本?我如果引用一千年前的人譯註的版本,那人家會問我,為什麼不引用五百年前的人譯註的版本?所以我要最初的倫語,就算刻在牆壁上也好,最初的倫語在哪裡?」豬頭問。
「最初是刻在竹片上,所以叫做『冊』,直到有印刷術……而且倫語是孔子的學生寫的,就像以後老師的徒子徒孫把您的話集結起來,叫做《豬語》。」我一邊說一邊想,這不是國中就有教嗎?這樣子說明,會不會對豬頭不尊敬。
「這樣真的很奇怪,說不定還沒有孔子這個人。」豬頭喃喃自語。「我要最初的,最初的在哪裡?」豬頭又繼續問。
「你們社會科學真的很奇怪耶。」我心想:不是已經全是忍淚學了嗎?我們不是在移動的地面上建構事物嗎?真實不是已經公認是部份的真實了嗎?
十年前在蛋漿終吻戲沒有選修〈目錄版本學〉,我真後悔,不然就可以教訓豬頭一頓了,呵呵(裝可愛貌)。
9 則留言:
剛剛才送走難民學姊和白董一票在豬頭家飲酒作樂高談「知識論建構如何以超克作為一種自我存在的必要」(啊!我知道你們不懂啦!),我才在說《論語》的參考書目怎麼寫?
孔子(西元2500年前)《論語》,孔子的牆壁上。(是這樣嗎?)
我覺得對於已經死掉的人來說,我們對他們的思想與著作最多只能做單方面的解讀。如果這些遺留下來的思想說服、引導了讀者或是引起某種共鳴,對某些人來說或許就夠了。問題就在於文字的武斷性,就是這種工具的不完美與不精確使得它有詮釋的空間吧~更別提死無對証的情況了。不過,我覺得譯註還是有其存在的意義,想看看5千年後的人讀到今天的一篇文章,裡面用了"萌"、"X很大"之類的詞,如果沒有後人試著從當時的意義脈絡中解讀,應該很難了解那是什麼意思吧!
讀者對於作品(對我而言,不管作者是活著還是已經作古)當然有詮釋的能力。(站在詮釋學的角度,我們在乎「文本」似乎優於「作者」。)
但是重點便在於我也是讀者,而元代某人的《論語釋義著作》也是讀者的觀點,為什麼我要閱讀這個人的詮釋?我就是《釋義》。我的立場與元代或是任何人作為讀者都是一模一樣的位階,不是嗎?這樣說或許狂妄,只要前提是我們閱讀的文本都是原點,不會因為某人早生我500年,他的觀點就會比我了不起。
當代書籍出版如此快速,我們有任何時間去「浪費」在閱讀後人的《釋義著作》嗎?念原點都來不及了。5000年後,某人希望瞭解"萌"、"X很大"的意思,他可以成為一位考古學家,由他自己試著解讀。我可以這麼說嗎?有可能完全不依靠後人的解讀,他自己就是這位後人的解讀嗎?
我只是怕像"小明很萌"這樣的句子在五千年後被解讀為"小明發芽"之類的(如果萌的意思在五千年後沒有改變,字典上仍然寫著主要是跟"植物發芽"有關),這樣跟作者原意(假使他用這個字不是要"植物發芽"的意思)就差太多了,不是嗎?
是的,文字的文明釋義與文字的文化使用很大程度確實必須一起閱讀。
這個例子5000年後或許離我們過於遙遠(誰知道地球是否存在?或是以一種我們無法想像的科技傳達理解和溝通都有可能),但是我想「顛覆」(台語叫做「翻桌」)的是,那個「正統」如何證明它的存在?特別是在我們的文化之下,如果原點已經不可考,那麼又如何能證明元代的「論語釋義版本」會比「21世紀版本」來的更接近原點或是具備一種「更具威權」的解釋立場?
元代的「論語釋義版本」觀點並不見得會比起我們當代來的深厚精確。(有可能比我們優秀,也有可能根本就是胡扯瞎說之著作,既然都有可能,那麼都有不可能的可能性。)我們的文化過於迷信「正統」,或是太過刻意塑造「傳統」的美德。
即便幾千年前真有孔子這個教育家,並且真說過這些話,那些元代或是明代的「論語釋義版本」有比起當代任何一位讀者翻開高中論語課本時,來的具「指導姿態」?我並不以為如此。那麼至少對我而言,我為什麼要用他們作為參考書目來瞭解《論語》?(他們不會比我聰明到哪兒去,或者用另一個角度來說,我與他們都一樣愚蠢。)
我想這是我的用意。
(因為你講到了未來的新科技,讓我想到:說不定時光機發明之後,會出現"最正統的論語釋義-by孔子(551 BC-551 BC)-時光出版社"這樣的書。)
我相信古代人總有一些跟你有同樣意識的人,他們知道"自稱正統"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所做的也只是猜測,只是靠歷史資料推測,例如更早的釋義)。我想,問題就出在於有些人會"宣稱"自己是"正統"或是人們會"盲目認為"他們是正統,這就是為什麼你會想翻桌吧,其實我也有同感~
謝謝你的認真回應~
Dear rei(不知你是誰):
豬頭很認真。但《豬語》又有句話:「認真就輸了。」(他很喜歡反諷的東西)
妳好!
也不見然啦,至少有人說"認真的女人最美麗;認真的男人最帥"(我個人認同這點),你看 Woolf、Geertz 的照片是不是美又帥,而且很迷人?(= =")
我倒覺得"豬頭"(由於看到妳也這麼叫,如有冒犯之處請你見諒)他是"認真卻又想拋開認真的束縛",我覺得這一點很特別,令人佩服~
都說回歸原點(典)的閱讀是最能靠近一個文本作者的思想,文本可以超然獨立於作者。
但就算牢記了某一冊原點之後,也不代表作者所有的人格思想交待
於是我們把作者的所有著作原典統統蒐羅,一口氣閱讀殆盡,深怕有所遺漏
這樣還不夠,孔子的思想怎麼來?他看過哪些書?受過什麼思想或精神教育?如何構成他當時的知識學術條件等等,都是我們可以質疑發問的範圍
怎麼辦?只好把那個世代所有可能的閱讀材料範圍統統搜刮起來,以期達到滴水不漏,一冊都不能少。
問題如此也許窮盡畢生的努力都難以達成的境地難道就夠了嗎?就能宣稱某某人具有某某思想的「獨家代言」?
恐怕依照一種人類學式的訓練思維,還是得乘坐時光機回到古人生活的時代氛圍裡,去跟古人對話、體驗古代社會及政治、飽覽古籍和山水吧!
否則誰能保證今日我在濠墚之上所見,跟莊子看到的是同一隻魚?!
就算哪天考古宣稱該隻魚的化石出土,我也會質疑那真實性究竟所為何來。
「人死留名,虎死留皮」,誰又確定孔子算不算朝鮮族、一輩子寫過幾本書?
若某文本(如《豬語》)的思想對幾千後的當代還具有任何一點點用處(EX.被引用),那麼是不是越接近早期傳頌的文本越接近作者的思想?這種因時代差距變遷而建立起「科學實證」上的權威性,終究還是得回歸檢視考證。有時不得不承認「社會」、「科學」的知識建構有其限制與問題,還是得回歸一種「人文」的方式尋求超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