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代對於「網路」的依賴已經不同於以往。看待「資訊」的方式也不一樣。有時候說是「抄襲」,很大程度是因為學生並不知道學術對於「抄襲」的定義為何?而不是故意要作弊。
我倒是有一些些不同的看法,當代對於「知識」、「資訊」的態度已經不一樣了。(照例)我們對於「全球暖化」的資訊或是知識從何得知?當教師在課堂上說明「全球暖化」的威脅時,這位教師說不定有九成以上的認識都來自於媒體的流動傳播。這位教師難道沒有涉及「抄襲」嗎?
資訊傳播愈是快速,人們就愈無法指認資訊的來源,並且愈是信以為真。如果外界認為「全球暖化」是一項事實,這種認識論來自何處?按照學術的標準,任何一位期刊論文的作者提及「全球暖化」這個變化,必須引用參考文獻。甚至「資訊快速流通」這種說法都必須引經據典提出證明。不是嗎?但是做得到嗎?(或者有必要嗎?)
當我們指責「網路世代」的不良惡習時,對於「抄襲」的定義或許也需要好好重新反省。
「各位同學,我們要愛護地球,地球正在暖化、冰山正在溶解、地球只有一個。」
「老師,你如何證明『地球只有一個』?你有參考文獻嗎?」
「這種常識不是很明顯嗎?太空人從太空梭拍的媒體影像,不是說明了『地球只有一個』嗎?」
「老師,你引用這類媒體影像或是網路傳播的資訊,你有參考書目嗎?這種說法恐怕涉及『抄襲』吧!?況且如何證明這類資訊說不定是一項錯誤的資訊呢?說不定我們有3000顆地球呢!少一顆地球少不了你大不小我,了不起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