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低估喔--誰在低低估估的阿

原文
不懂ㄟ
這些人腦筋是壞了嗎?
盡做些@#$%^2的調查然後說
[老師與家長都對新住民子女的同儕適應、憂鬱情緒與問題行為方面的理解有低估的現象,顯見家長與老師對這些孩子的適應狀況不夠瞭解。]靠腰哩這樣的報導就如同
學校有老師廣播說(事實上只有極少數人會這麼白癡)
中低收入戶的子女來福利社領補助的早餐和牛奶喔!
哀!不知道是誰再造成這種標籤
況且這種比較我是覺得有問題的。從統計抽樣的角度來看
假設比較的母體是全部的青少年這些被研究的對象來跟母體比較
這樣公平嗎?
換個方式說就清楚了我們會大概知道許多想要
選擇外配的人在某種程度上
經濟方面不是那麼好,所以選擇外配
如果拿外配的家庭的收入情況來跟整體台灣家庭的收入來相比
然後說有外配的家庭收入較低
這樣不是阿呆的說法嗎?而且更是強化了這種所謂的標籤化
與外配的刻板印象。
然後才強烈建議[應該提供多元文化課程,讓大眾接收與學習多元文化,同時讓新住民子女肯定自己的族裔背景,並以自己的多元文化背景為榮。]
這只會累死一堆人,然後生產出一堆不知道是什麼的研究與課程。
給大家看一個數據,這會嚇死一堆人
(這是國圖的資料喔!)
被引用203次(豬群所應該般一個最佳貢獻獎給這學姐,沒人比她多了)
超誇張
超級有價值的論文(許多檯面上大教授的論文也沒這麼誇張!)
有空可以看看誰引用的(按我看誰引用)

這已經是一門顯學了(學術潮流!真潮!)
大學姐的工作就是這種流行的尖端阿!
cut

1 則留言:

無名小足 提到...

看到回文中某一段話
讓我想起幾年前去淡水找我姐時遇到的事
依稀記得好像是鄧公(?)國小是吧
那天非假日
學校廣播講到
"請同學回家記得將通知單唸給你的外籍媽媽聽..."(後面拉里拉雜講了一堆)
這些小朋友是有兩個(以上?)的媽媽嗎?
這樣說的好像媽媽是阿呆一樣
坦白說,"新移民女性"或被稱作"新台灣之子"的小朋友要真正完完全全的被台灣社會接納,大概再過個二.三十年在看看有沒有比較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