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原先想代打,後來正牌自己走出來之] 貧窮文化

946e956ff4758c6f5f4abb6430e00a7d-4

聽說教主感冒嘔吐暈眩,我看她今天是沒法以駐站作家刊登文章了。 這是這週豬頭寫的有關「日常生活書寫」論文的一部份。
(亮雞雞,老師沒忘記。只是最近有點忙碌。寫完會寄給你一份。)有意見請盡量提出。我希望下星期可以寫完。

這兩天寫這部份,一直有很深的感慨,回想當初的計劃書內容,總提醒自己究竟有多蠢!常常不斷地想到掃禡(輔大時的經驗,老師還記得你一開始論文的內容)和阿廣。希望有說出你們的一些聲音(如果音調不同,也希望你們不要在意)。有時難免有流彈文字,但是老師始終想要和你們站在同一邊。「原住民萬歲!」

cut
(前面是報導人訪談的整理,接著說明訪談現場。底下是接著的討論部份。)

刪除。改版重貼(往上移)

18 則留言:

refugee 提到...

多數時候我傾向於接受原住民貧窮處境受到主流政權所箝制的說法。然而,不知為什麼豬頭的這篇後段分析,卻讓我失望與生氣,終究,是跳脫不出「原/漢」思維,從顯形的政策到無形的生活價值,原住民的貧窮還是以漢人作為對立面,如果這樣,資本主義不更具備了人人喊打的資質?

不僅僅是原住民,連豬頭文中所謂的「漢人」(我不得不提出這裡的漢人指的究竟是什麼?)不都在主流所標定出的「正確道路」中匍匐前行?此處的「漢人」處境,我不認為比原住民要有多大的優勢。那麼,問題在哪裡?政策對於原住民的所有「福利照顧」,一直以來都是主流對於邊陲的工作策略,看起來是要拉近競爭距離,實際上確是一再宣告彼此間的差距,這種思維的福利策略不僅僅對原住民施恩,也對東部某個偏遠「漢人」農村施恩。而「漢人」的標準哪裡來?

或許並不是「漢人」忽略了文化的意義與觀點,而是原住民在一個習慣於學習、貫徹實踐「漢人成就」的環境中,企圖切割「漢人」與「原住民」文化所造成的混亂與斷裂才是問題的關鍵呢!殊不知在此同時,許多非底層的原住民不但響喻著「漢人」般的成就,更以「原住民文化」的光環指導著底層原住民該如何生活呢!!

(我知道這樣的回應或許會激起原住民的不滿情緒,但作為一個邊緣的、統稱的漢人,這樣的論點實在不令人滿意。豬頭啊,愧對了作為難民的神!摘掉兩顆星。在此同時,一如過往,原住民,萬歲~~。藍姆淚、掃馬,你們都還是難民心中最優秀的)

屁紅 提到...

國小課本如果找不到
在台北教育大學圖書館有一個專門收集
國小課本的區域
從以前國立殯儀館版本
到現在各家課本與手冊都有
那裡應該可以找的到!

田野工作者 提到...

豬頭要說的,跟紅金寶的孫女紅金順有點不一樣。

先是這樣。我反對「從高空拋灑式」的原住民福利政策,這事實上具備一種在文化價值上的無形風險。這種風險模糊了原與非原(或者俗稱原漢,這我不在乎,反正我是日裔台籍美國人類學家,對我來說,都是異族)二者之間的差異。

你我都明白(即便不接受)我是高唱差異性的那種人。我深信只有知道你我的不同,才有那種打從心裡彼此欣賞的可能性。我並非,也不相信,那種高唱「多元共存」論調。

所以關於你說「看起來是要拉近競爭距離,實際上確是一再宣告彼此間的差距」這點,我們的基礎點是相同的,但是發展出不同觀點。你的觀點是一旦接受福利政策,等於接受彼此高度上差距事實;我的觀點是一旦接受,在水平面的文化特殊性將會模糊。(我的理解是這樣。)你的說法反過來說,比較接近掃罵在輔大接受原住民減免申請時的苦楚,也就是為何她會因為申請而承認「自己是弱勢」這一事實而感到痛苦(雖然不用付學費還是很爽)。

站在人類學的角度,我關心的是文化的存續以及在那個文化底下的人們是否可以理直氣壯的同樣呼吸。但對於我所觀察的這群人,卻不斷將我帶進擾動的眩窩裡。

我的確想寫些「多元」、「永續」這些鬼扯蛋的批判,但是這些標語正如同「福利政策」一般具備吊詭。或許我更該將後面的心機和算計釐清楚寫。

先這樣。(這視窗好小,看不到我寫些什麼。)

田野工作者 提到...

趴兔。

即便作為一位人類學家,我的職責在一個最為膚淺的基礎上,便是向人們(以文字)展示那群底層生活人們的困苦環境,即便如此,對我都是困難。當我將這群人的故事以論文的姿態呈現出來時,某種程度我便是站在某個高度上去示範「學院」知識,這又遠離我想要的企圖,不是嗎?

所以這件事並不容易,至少在心裡面的掙扎上。我已經是一位極度坦誠的人了,這件事對我造成痛苦。

另一方面,或許我把「漢人」通通去除會比較舒適,這一點在書寫技術上不難。

可以的話,再看一次我的書寫。我正在示範「不要寫那些「霸權」、「踐踏」、「強暴」的恐怖字眼,我們照樣可以把事情給講清楚」這樣的論述。或許做的不是非常成功,但是我對於那類語彙也是極微反感的。這一點,我們具有共鳴。

寫完再給你看,或許可以贏回一顆星回來。

田野工作者 提到...

趴土栗(大舌頭)

我又看了你的評語,以及我的內容。我倒不認為這篇文章的重點在於「原漢」思維這個基礎上。(大多時候都留在原住民自身的困境。)

我想我大概可以想像你的立場:同樣有底層生活的「漢人」,卻不見得受到關注(你的說法是「照樣獲得政策補助」);或者反過來說,仍舊有一群「漢人」如同原住民一般無法獲得照顧(例如紅金順自身?)如此一來,如何界定「原漢」的不同?

這樣說,當然也行。但是一般說來,我們畢竟*相對*容易成功的多(你大概讀到這兒會生氣!),或者以一種想像的氛圍來說,對於那個因為「保護傘」底下所獲得成就的原住民「菁英」,卻恐怕又是一種傾向「不屑」的態度在心裡面對他微笑著。(心裡頭應該會是這類:「如果你是漢人的話,大概什麼也不是!」)

結果是,我們究竟以何種姿態來觀看原住民的「成就」呢?(太複雜了!)

靠!這一寫,應該又有1000字了吧!?

屁紅 提到...

我記得云真(我們班的那個)
曾經說過
他大學聯考時雖然加分後可以考上
國立大學
不過他還是選擇了他原始分數可以
填上的輔大(他不願接受這種加分制度的優惠)

去年去藍羽跟著一支花到處聊天時
介紹我自己住在台北縣某地時
許多青壯年都說他們來過此地工作過
因此打開一些話題

記得我第一天到時
他們村子正在比賽划大船
那些快速在海上滑動的船我印象仍然深刻
但是那個深受族人稱讚的好手
到台灣卻只能擔任粗工、蓋大樓等工作
話題之中雖然較少談到在台工作的情境
然而從他們某些人寧可在家鄉過著較少『經濟』來源的話語來看
其中必然有著很特別的情境發生過

那幾天望海的下午中總會遇那幾個人
其中一個阿強(匿名)
他是手受傷尚未痊癒
一直無法繼續到台灣工作也無法划大船
他還蠻愛聽亮雞雞滿嘴的黃色笑話
雖然談笑風生卻也感受到他的某種失落

提了這些我是要說
豬頭認為政策與標籤化強化與固定化了
對於底層原住民『貧窮』的刻板印象
這種印象又回到他們自身
成為一種命運式敘說來『麻醉』自己
(不然怎麼活下去!)

而我認為大順子學姊的觀點並沒有跟豬頭的說法有所衝突
因為政策與標籤化對於底層『漢人』似乎
也是有相同的問題

只是這種兩種(原漢)底層之間的差別在哪!?
似乎還是得回到一個基本原漢文化差異才能開始談不是嗎?
一如云真的不願意以加分方式來填志願。
這種情境對我而言是從來沒有思考的問題
當初我一直以為聯考是很公平的!
而云真也是希望公平
他的公平則是自身放棄了高分
自己填較低分的學校來顯示公平!

而阿強則是在追求(誰的概念下的)『經濟』收入時受傷了
他的困頓我想不只是在經濟面
可能也在村子不能去划大船的文化面了!
如果(當然是沒有)他成為一個
借酒澆愁的人(這種情況不管原漢都有可能)
我也不意外
這跟每個群體中多少都有階層性
或者說有貧窮跟富有的差距
(經濟面跟文化面都是)
是一種結構性的問題

那這跟大順子(我全梭了!)學姊說的
『而是原住民在一個習慣於學習、貫徹實踐「漢人成就」的環境中,企圖切割「漢人」與「原住民」文化所造成的混亂與斷裂才是問題的關鍵呢!殊不知在此同時,許多非底層的原住民不但響喻著「漢人」般的成就,更以「原住民文化」的光環指導著底層原住民該如何生活呢!!』是否有所不同

往下推下去是否可以推出一種普同的『貧窮文化』或貧窮結構嗎!?

至少我對不同群體的理解中那是不一樣的情況!

希望我搞亂你們了(這是我的企圖)

田野工作者 提到...

>而我認為大順子學姊的觀點並沒有跟豬頭的說法有所衝突
因為政策與標籤化對於底層『漢人』似乎
也是有相同的問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真相是站在紅金順這邊的(因為這正是她的抗議重點!)

所以我只好搬出統計學的數據來證明事實並非如此。2005年以全台總家庭戶數分成五等分,收入最低的那五分之一平均年收入快30萬。但是同時期若只計算原住民收入最低的那五分之一平均年收入卻只有3.3萬(一年!)

同樣是這一年,最窮的那五分之一的全國總家庭戶數中,原住民家庭在那五分之一裡頭便占了六成。

漢人(抱歉!)中的窮人和原住民的窮人還是相差太多了,其中包括窮到活不下去的程度和數量。這種數據我看了也嚇一跳。(所以寫這篇文章會痛苦便是這種狀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屁紅 提到...

嗯! 這倒是

不過我那段指的比較是印象與標籤化的問題
沒去想到經濟收入的問題

可是另外一個問題是收入計算是一種
『經濟學』方式的計算

很難去計算出那種
房子旁邊隨便長出來的絲瓜、地瓜
(或是國寶於)
都可以當成三餐的生活模式

這是否需要談一下呢!?

屁紅 提到...

唉 本來想等到兩點聽假柏斯唬爛

不過這幾天安逸的生活讓我現在就已經想睡了

大家晚安

啊!光 提到...

感到字太小的捧油們
請試著按下ctrl+滑鼠滾輪
會有神奇的效果
(不知此技巧是否適用於mac?)

歷年教科書最完整的收藏
應屬國立編譯館
實體圖書館位於台北市和平東路
官網上則有數位檢索服務

我記得美崙校區四樓還是五樓
也有闢一個教科書專區
但不曉得是否完整

白蘭地 提到...

底下這一篇比較符合本人觀點:
http://www.wretch.cc/blog/yapasuyongu/11591686

換句話說,或許可能也較接近紅金順學姐
「窮到沒有錢,只好每天吃龍蝦/國寶魚」是種難以貼近且準確替現的苦樂交雜,而數據資料總有不足解釋及排除變項,如原住民普遍習慣的「非典型就業」模式,若不必納稅的收入自然不被列入官方的統計之中(ex.賣石板烤肉、手工藝品、跳山地舞等)

除了結構性問題及經濟模式的意識形態之外,我覺得對抽象概念上的定義解釋也稍嫌不足,如在社會學裡談「階級」的概念會很清楚,從韋伯、馬克思而來的一套思想,那麼如果談「文化」就不是這麼理所當然、顯而易懂的了;同理「漢人」跟「原住民」同在「貧窮」這個議題上,也許也不是刻意凸顯文化或身份識別如此容易的便宜行事,如果富裕及貧窮一切都在那樣一種可被量化的概念底下操作。

所以難道沒有任何新的抽象概念/思考模式可被使用了嗎?這些文字敘述讓人看了著實感覺....膩呀!

田野工作者 提到...

那一篇真的寫的不錯。它不僅提供「資本主義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對我來說,它同時精確地提供部落發展那些生態觀光、「最好是啦」永續的逆向說明,將資本主義帶進部落不見得會比較好。這麼說來,夾縫中的一朵花的工作性質正是在「殘害」自己的原住民經濟體系?(也不盡然。)

經濟學的現象如果能加入人類學的文化調查真的會變得很好玩。只可惜國內有人把經紀人類學給搞砸了。

後來在分析上繼續加了一些方向(我覺得比較好玩)。這篇文章是寫給社會學期刊的,某些觀點雖陳年老套,對他們恐怕還無法適應呢。(雖說如此,人類學期刊我是不考慮了。這種調查方式肯定是「不符合本人期待的」。)

昨天寫到深夜兩點,慢慢地,發現該怎麼探討文本(除了生命故事之外)。謝謝各位還有白董!

refugee 提到...

喂喂喂~~豬老大,有些事情請不要涉及人身攻擊,尤其是你括弧裡的那些話,羅蘭巴特的括弧不是這樣用滴!!

我想要說的與白董提供的文章有些類似,也就是「當原住民的經濟生活被放在一個非原住民經濟思維的統計數據中判讀時,其結果永遠都是原住民普遍貧窮、『漢人』促進加速了原住民的貧窮現象」這樣的論點,這裡,文化觀點不見了啊!然而,不正是,「當原住民的經濟生活被放在一個非原住民經濟思維的統計數據中判讀時」這個地方才有著生命嗎?底層原住民生活究竟是如何與這個排山倒海躺在他面前的「漢人」經濟思維(如果你硬要用漢人作為討論對象的話)戰鬥的?或者,其實二者之間相處得很好也說不定。

再一次,我還是認為,這是經濟計算和文化生活二者企圖切割之下的分析結果,如果,我們都在同一個經濟思考和文化模式之下呢?

老大每次都教訓我們不要說那些老套的話,那些大概念對於事件意義的探討實在沒有意思,我重複看了幾次老大的分析,都可以猜想結論的老派寫法,「那些台灣漢人的政策制定者要有多元文化觀點」,老大乾脆寫「原住民,站起來吧!!」算了。

非常期待看到老大寫到凌晨兩點的分析。(我覺得,我下學期會很不好過了)

田野工作者 提到...

嗯!先別期望太高啊!我已經逐漸明白要上的了期刊,得當個「中規中矩」的好孩子才行呀!(人得懂得墮落才能生存。各位要多多學習豬頭呀!特別大順子學姊。)

屁紅 提到...

是你現在才開竅吧!?

我早就懂了!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阿!
(不知道是誰開設此『講座』與第一次主講阿!那時候我看出生存之道了)

最好的證明就是我多年來努力的『墮落』才
有我口試時的...

refugee 提到...

嗯!經過這一番纏鬥,我決定朝永續發展了!(我有看懂豬頭括弧裡的意思)

白蘭地 提到...

應該不是每份期刊都需搞墮落的吧?
說好不投人類學期刊怎又有自打嘴之感
近來較有機會看老朱投(不是豬頭!)在台社的文章
常爆出新穎前衛觀點,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這點數恐怕難賺,若是我...要不考慮下《傳統曲藝》?!

屁紅 提到...

擺爛也是一種Rock&Roll的風格ㄚ

文章會讓人熱血

我倒是想看看

不過我覺得文章會讓人熱血
是一種危險

會讓人開啟一個新的洞見與思考

我比較喜歡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