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豬頭是駐站作家之「世界的虛擬。網路的真實」之當真你就輸了!


Nene Anegasakigoogle+

網路遊戲已經形塑了一個平行的世界:數以百萬計的玩家在線上創造他們的人際形象,在愛情公寓裡構築愛巢,在第二人生中與邂逅的異(同)性相識。這種虛擬社交圈發展出一套沒有肉體接觸的快感(但是可以互相配合虛擬人物的性愛姿勢);愛情的誓約承諾或是法律責任不再是第一優先考慮的行為準則。同時,也有另一批同樣數以百萬計的玩家在虛擬世界裡與魔怪廝殺,或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擊斃敵人完成任務。當然,有人因此擔憂這是一種道德的墮落或者淪喪至殘暴血腥的品格,也有另一部分人認為虛擬世界更像是一塊淨土,並且宣稱這種虛擬社交圈,比起現實展現一份未被社會化壓抑的情慾或是躲藏在內心幽微的欲念,反倒更接近「真實」的自己,或者在肉體格鬥、軍事化交互支援的組織戰和專業知識上滿足了個人興趣(並且找到同好)。用這種角度來詮釋,虛擬世界的化身人物(avatar)的行為意義變得更加彈性而不固定,因而挑戰(或反制)了古典民族誌書寫範式中,使著土著經由一種「轉喻式凍結」而典型化在地圖像(metonymic freezing,Appadurai 1988:36;林徐達 2011:)。

重要的是,在這類的遊戲裡,虛擬代幣可以在玩家之間彼此流通,同時又與現實中的流通貨幣在穩定的匯率下完成兌換,成為現實經濟體的一部分——當網路遊戲世界的代幣可以兌換成真實世界的金錢時,這兩個世界的經濟模式是相同的。或許將來,網路世界中也有華爾街的金融中心,它讓虛擬公司得以上市交易;某種程度來說,古老人類希望長生不死的願望(或者某一群人追求的「永續經營」概念)已經實現了。於是,真實與虛擬世界因為有價貨幣的經濟交易,反倒複雜化原先我們對於這類「遊戲」的認識。

(底下接《異譯文化脈絡》中一分女兒的深描討論,這兒略過)

如果「真實」的定義已經動搖,並且原先創作文本的「作者」概念——包括此一概念所附帶的不變價值,如文本內容的恆定、結合資本主義的印刷與行銷(或是Anderson認為的「印刷資本主義」,print-capitalism),以及因此成就的「作者—讀者」關係等——都逐漸受到威脅時,取而代之的是匿名的「網友」、化名的「部落客」,同時資料的參考來源隨時可能修改、轉移甚至刪除時,參考書目中以括弧形式記載「某年某月某日瀏覽」的當下性似乎成為不是那麼具說服力卻又不得不的用法。那麼創作者的威權以及隨之而來的「抄襲」定義是否需要隨之修改?

用上個世代的古典思維來品頭論足這群網路世代的孩子——特別是相對較少教學經驗的研究群成員,以及擁有數十年教學經驗的資深教師此二極端的學界同事——一面倒地學術哀嚎著這個世代的「張貼抄襲」惡習,或是所處的自身社會普遍地以草莓族、爛瓜族、豆腐族等標籤,賦予不負責、低抗壓的負面詮釋。然而,這個世代自他們出生起,網路世界的搜尋引擎所顯示的資訊中,「作者」從來便不是網路資訊的重點,而是訊息的多樣化、細微之間的相似與相異、流行話題的傳播速度,以及累積的人氣瀏覽數量。於是,我們愈是古典定義下嚴肅地看待他們的行為舉止,批評當代社會新鮮人「上班一星期之後吃不了苦便落跑走人」模式的工作態度,便愈是不了解他們的行為習慣——這與人生立定志向要吃得苦中苦的偉大情操無關,而是傾向「下線不玩」的遊戲型態。這並非企圖推翻學院的核心規則,或是為網路世代背扛一個卸責的逃遁說詞。而是就人類學這門學問的議題角度而言,我們需要理解這個世代的潛在報導人何以對於「抄襲」行為如此不重視。

這種「當真你就輸了!」的態度帶來文化性格的重大影響是一種「熟悉的陌生世界」的膚淺化,與責任、社會價值、認知、行為模式、法律制定等議論的重新評價。或者,當網路給予人們得以超越Anderson理論中的印刷資本主義,刺激了人們對於虛擬認同的追求,但同時也賦予了一套無所遁形的監視方式(surveillance)——網路彷若卡夫卡小說裡躲藏在主人公身後陰影下龐大的現代機制;每個人都成為機制裡的漫遊者flaneur(in a Benjaminian sense),也都是窺私者。那麼,「文化」是否仍舊維持當初人類學家所理解的範疇?過去的人類學家幾乎以信仰的方式堅持「世界的一切行為都受文化的影響」。而如今,此一「文化」愈來愈成為人類學家的難題:這不是由於網路「文化」變得模糊而難以形塑,而是因為人類學家尚未調整好心態面對文化的新型態。

全球化論述突顯了當前人類學知識生產所遭逢進退兩難的窘境:一方是傳統研究對象的臉譜逐漸模糊——或許「他者」從未消失,但是這類的人類學調查卻與現代知識體系愈來愈無法對話——另一方卻是既有的立論基礎和調查技術仍無法掌握新興的研究主題,其中特別是有關世界的虛擬與網路的真實二者彼此交織一體之後,關於人類社會的價值、認知、行為模式、法律制定等論題。這不是你我「要不要接受它」的討論,這個世界早已改變。本論文透過電玩、網路社群,以及網路作為個人式印刷術等主題,探討現代全球資訊網路帶來的訊息內容和傳遞方式如何衝擊人類學知識生產的樣態,並且在網路世界中,個人所具備自己的印刷技術與傳播網絡,如何挑戰「想像共同體」的古典認識論。當全球擁有最龐大註冊人數的Facebook網站,以「社群」一詞取代了原先專家們對於種族、民族主義、族群政治的關注,人類學這門學問極有可能成為第一波被邊緣化的學科對象(至少在這個主題研究上)。這或許是危言聳聽、杞人憂天的論述,但在這個時代,「等待」愈來愈令人無法忍受,當人類社會已經改變,我看不出人類學有任何遲疑的立場。
<全文暫時結束,還有粉多書要念>

cut
我加了「網路」這個標籤,好人團猿們請多加利用。

2 則留言:

屁紅 提到...

說到好人團這件事!
在那個西區的一些人(如阿餅之類)
說他們也很想在此留言!
加他們進來囉!?

田野工作者 提到...

如果只是留言,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兒留言(包括路人)。歡迎呀!阿餅!

若是要張貼,我需要她們的伊妹兒。也是非常歡迎!而且你們是名正言順的校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