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為了彰顯你們的成就,卻叫我們出來唱歌跳舞?


cut
這是正確的新聞嗎?有沒有辦法弄張照片來瞧瞧呢?

標題「為了彰顯你們的成就,卻叫我們出來唱歌跳舞?」這句話是我加的。很多場合原住民的「文化」被定義在唱歌跳舞:總統先生出訪、外賓來校參觀都是。好像我們原住民就只會唱歌跳舞,而「原住民文化」卻只是為了烘托這個國家的「多元文化」色彩。這樣有比較好嗎?結果原住民的歌舞文化不正淪為原先我們所要抗議的這類流於表面、輕蔑的態度嗎?另一方面,我們原住民族拿著聯合國的原住民族宣言要求立法入憲保障基本權益,怎麼不討論這個宣言在聯合國表決時只有四個國家投反對票:美加紐澳。但為什麼是這四個國家?結果這兩方的邏輯都很類似,不是嗎?

5 則留言:

MAKOTO 提到...

http://gaea-choas.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09.html
我沒有找新聞,除了這篇,這位格主也有一系列小林村的紀錄

田野工作者 提到...

感覺很像是「洗腦中心」(上人聖人請寬恕我)。有點恐怖。這是標準的文化衝突呀!一邊是不同信仰並且建立在宗教道德基礎上的佈施者,另一邊是一無所有等待救援的災民。

「人性」在宗教家的眼中變得只有一種可能。一切建築在善良德性、感恩、吃素、惜福、常說好話、知恩回報的品德管教之下,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同時這類德行又成為另一種階級意識,來作為對內的向上信仰的職位,以及對外作為下一波拯救行動的動力。非常的白幫勢力。

屁紅 提到...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x112010041200120,00.html

這人寫的更有趣了
(天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感覺好像對了
其實問題更複雜
而且容易轉成內部的紛爭

田野工作者 提到...

這是Geertz說的:「沒有了人便沒有文化,但是我要說得是,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人。」

沒有了原住民文化,也不存在原住民作為自我認識的歸依。

LK 提到...

慈善團體在每個路口設置「大愛路」、「感恩路」的示牌,又擺放以居民的口吻感謝慈濟並願意捐款的「大愛石」。除了宗教信仰的差異也隱含未來的生活「規矩」(好難想像不喝酒、不殺豬殺牛的日子)。說實在的還好有這些明顯的意象,讓居民更能夠思考自己要怎麼樣的「家」,否則就會像(居民表示)慈濟說的「文化是因為有人才有文化,只要住進大愛村後自然就會有文化」。http://www.dfun.com.tw/?p=24100

五里埔重建已開工,以居民想像中的小林村劃出設計圖(看起來還蠻飛迅的),使其它族人知道向政府爭取的空間。族人也在曾被迫遷的議題上,強調還是在自己(有血有淚)的土地上重建,才找的到文化的依憑。

此次災害摧促某些部落組織出能向外對話的團隊,有些人覺得是個契機,比較想看見在過程中多一些反彈、多一點自主的文化變動。
好像不是找來基督、天主教團體,就能夠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