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掩悵會


全文

這篇寫的還不錯(不過他的結論本人不敢恭維)
不過身為六年級(阿信有幸與本人同年出生)
還有剛好在供視看完舞越添演唱會的我
我不認同這位先生所說的
『滿場粉絲明顯以學生青年為主力』
是一種『青年認同』的儀式
這種觀察看似很有說服力
我也知道有許多老妹和老弟(指六年級生)與學生群超愛他們
可是問題不是這樣吧?
如同我剛出生時正興盛的民歌運動與時期
那些去聽歌唱歌的人也都是學生青年居多吧?
那他們也是在經歷一場青年認同囉!
所以現在去聽羅大佑與李宗盛的中年人
不就是在『好漢億當年勇』(那些什麼民歌三十或許就是如此吧)

如果以這位先生的觀點
看待這些人群及演唱會
事情確實簡單多了
也很好理解!

但是他說『「哥倫布只要有一顆星光,就膽敢橫越大西洋,我還有一把吉他,我還有一群死黨,為什麼還不大聲唱……」之時,我身邊的年輕人早已熱淚盈眶。』
我覺得他不懂那些人的熱淚盈眶
那並不是什麼認同與儀式引發的情況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舞越添的歌曲與歌詞,例如

尬車
春嬌與志明
I LOVE YOU 無望
擁抱
溫柔
終結孤單
人生海海
王子麵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
為愛而生
我又初戀了
天使
最重要的小事
........

事實上
台下的年輕人是如同歌詞般地生活著
或者說是歌詞寫出了他們的生命樣貌
他們從歌曲中看見自己的經歷
看見自己的點點滴滴
以及屬於這世代的精神氣質

那個眼淚不是因為死黨
不是認同,不是因為一起合唱而感動流出
那個感動是因為看見聽見了他自己的存在
那是一個延伸到群體卻又回到自身相合的處境
才讓聽歌的人流淚!

如老鷹的『亡命之徒』(desperado)
一個沒有流離或流浪經驗的人
大概也只能說出『好聽』的字眼
但是這樣的歌曲對於某些人而言
不是什麼好聽之類的話語可以形容!
而是顫抖、流淚與悸動
畢竟身體最誠實了!
cut

1 則留言:

白蘭地 提到...

當阿信還在大直(那所學校)念書時,本人有幸在廚房打工炒義大利麵,並且請他品嚐「聖水」,如今大紅大紫應是如此緣故。

同樣身為六年級,我在江蕙(初登場)小巨蛋那場個人演唱會也聽的熱淚盈眶、雞皮疙瘩,我看台下一面拭淚、一面跟唱的婆婆媽媽也不少;「惜別的海岸」自我細漢第一首學會聽唱的閩南語歌曲,但那是屬於我的年代嗎?其實並不盡然,畢竟了解歌詞意境、母語之美時的我,已離那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非常遙遠。

許多文化工作(評論)者皆喜歡將年輕人對搖滾樂、演唱會的狂熱比喻為集體的狂歡或宗教崇拜(如蔥哥),事實上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跟表達方式或以屁紅所稱的ethos,這位老兄當然也觀察到了,只是在五月天仍屬台灣當代年輕人心目中第一天團時,拿來當例子凸顯「縱貫線」所承載較為縱深的集體記憶(而事實上張震嶽在演唱會脫褲子的年代跟五月天的崛起差不多)。

把時間拉長點,台灣的民歌運動(其實也是美國民歌運動的山寨版),在當時的校園內結合對社會的關心與政治的訴求,若要以「狂熱」程度來比較的話,當時台上唱歌的是比台下聽歌的人來得投入許多,畢竟「唱自己的歌」才是他們如李雙澤、楊祖君鼓吹的重點(羅大佑、李宗盛是國內唱片工業的龍頭,但算撿這批現成便宜的後起之秀)。在我成長記憶中,大批歌迷徹夜機場守候某某港星,好像才幾年前發生的事情,如今似乎鮮少聽聞了。

但我還是無來由地聽江蕙掉淚(尤其當她唱孤女的願望),也許是歌聲本身的穿透力跟一股滄桑,也許是「延伸至群體又回到自身相合處境」的感動,我沒有經歷農業社會的轉型也沒有流浪或者流離經驗,可聽如伊苟死年代的老歌,仍有對於逝去時光的小小感傷,和不明究理的對於舊時代氛圍的悲歎,或許再過若干年後聽五月天的歌也同樣會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