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敬佩的人】
我盡心盡力講解了作文的分段大意,這次題目是「我最敬佩的人」,講完問同學:「這樣了解嗎?懂的舉手。」全班都舉手。放學後,一位女同學近前來,問我:「老師,『敬佩』是什麼意思?」
【農民插秧】
社會課本有一張農夫彎腰插秧的圖片,我隨口談到水底寮的阿姨們早年種田很辛苦,老了的膝蓋、腰等等都不堪痠痛。班上一位小學才從米國回台的小男孩問說:「老師,那插秧為什麼不能用蹲的?」這……我也不知道。回家請教陳好,她輕視地回答我說:「蹲下去屁股會濕啊,而且會壓到秧苗。」這麼簡單哦,我真的沒種過田。
【就業機會】
我按社會課本提到「都市的就業機會比鄉村多」。小朋友問說:「老師,現在不是都失業嗎?為什麼都市的就業機會比鄉村多?」這……我沒想過耶><
【穿上彩虹衣】
社會課談到「生活作息的轉變」,課文的敘述方式以漢人為先,再提到原住民。我到youtube找陳建年創作的〈穿上彩虹衣〉,說明以前所穿的傳統服可能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轉變,現在不能每天穿了,順便讓市區的小朋友看看東部的山水和生活,不過影片裡面的抽菸、喝酒、吃檳榔不能學哦。 這班同學的鄉土語言課都上台語,只有一位同學上客語。她說自己的外婆是「泰雅族」,外公是「外省人」,爸爸是「客家人」,她能清楚說出自己的原民身分「只有四分之一」。也就是她,很認真地問說:「老師,為什麼現在不能穿?」就說不能穿了,還是要問為什麼……我回答說:「比如考上公務員,到鄉公所上班的人,可能來自台灣北部、南部,不是只有部落的人啊。」小女孩仍然不解地說:「那叫大家都穿就好了啊,為什麼不能穿?」
穿上彩虹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