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今日(最後)晚餐之相見恨晚木蘭台菜
(走路會有點遠,而且跟校園方向相反,所以這8個月來都沒來吃過。)
就說是台菜吧!這是劍橋附近最好的一家台菜館吧!
從我們六點一進去到七點半出來,一直是客滿的狀態。一直有人在排隊。
好吃又道地的滷肉飯!!(烤古學學弟不變胖應是不可能的事了~)
炒空心菜!夠台吧!~
三杯小卷。這小卷已經把不能吃的膽囊部分取出,只剩「卵蛋」。好特別的工法。
椒鹽大排。這樣3+1道菜共$43元,真不貴。相見很晚呀~
走回家的路上,好滿足~~吃好飽,飽到胸口了。
豬頭要離開哈囉大學了~~
總圖
豬頭還沒來得及逛藝術博物館。其實豬頭生平最討厭逛的地方一是墓地,二是博物館。
(學弟,老實說豬頭一直隱忍,我受夠泥啦!)
設計學院的斜屋頂(上回阿帕就在這兒演講)
研究室清空,鑰匙剛剛也還了。(在這兒發表了四篇論文。。。)
最後一眼。。。
謝謝哈囉亞洲研究中心這八個月的招待!(也謝謝所有人的幫忙!)
I wish I were a Fulbright student...
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豬頭閨房(豬圈?)大公開(羞~~)
還有一箱書,明天會扛去郵局寄回洛杉磯家。
豬頭在這兩坪大的房間住了半年多的半穴居生活。窗戶的下緣就是地面。
這房間大概只有足球瑄當初房間的一半吧!手舉起來可以摸到天花板。
但是房租也只有當地價格的一半。(當初能找到這房子,還真是運氣好。)
房間留一小條的quilt。星期六才要離開,晚上還是有點涼。
右邊的桌子就是每次拍晚餐內容的桌面。(懷念吧!)
人事案升等賀榜!
恭賀范媽媽升等正教授,(不知什麼封號的)小孫、美麗媽媽臨時會老師升等副教授!!(豬頭愈來愈不明白自己在緊張什麼了。)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2011台灣人類學年會之我們現在要出發了!
2011台灣人類學年會討論分組題目:
討論組摘要:
當代人類學研究正處於一個承先啓後的位置:人類學知識一方面就傳統中的習俗規範、文化活動、族群特性等主題提出說明,並且依此建立一門獨特的學科觀點;另一方面又發展一套詮釋思想,藉以反思甚至挑戰自身的現代知識體系。這類的批判對象並非針對古典人類學旨趣或是新興的全球化課題,恰是相反地,通過這類議題的探討,得此檢視人類學既有的知識生產範式。它迫使我們持續面對「人類學知識究竟是什麼?」此一提問,並且從中所企圖獲得啓蒙之手段,亦非尋找一個讓人類學家得以循分依靠的答案或結論,而是讓原先所理解的人類學意義,持續處於一種質疑式的討論氛圍之中。於是,意義的危機正是人類學詮釋自身的目的。在本討論分組中,透過族群氣質、法律感性、隱喻修辭、身體經驗,以及網際網絡下個人和想像社群等主題,分別就人類學知識生產提出回應、回饋、回顧、補述和質問。
關鍵詞:族群、法律、修辭反思、身體經驗、網路
評論人:黃倩玉(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啦啦隊隊長:羅正心
------------------------------------------------------------------------------------------------
發表人:馬昀甄(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題目:Personhood:「精神氣質」成為族群傳統精神的論述
摘要:
Geertz(1973)認為一個族群的精神氣質(ethos)是生活的格調、特徵和品質,包括道德、審美風格和情緒;這是一種潛在的態度,朝向自身和生活反映的世界,也屬於該族群為人行事風格的道理(personhood)。他所堅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所指的,也不是模稜兩可的,而是指從歷史沿襲下來的體現於象徵符號中的意義模式,是由象徵符號體系表達的傳承概念體系,人們以此達到溝通、延續和發展他們對生活的知識和態度。明顯地,Geertz的文化概念帶有社會與歷史的澆融。在《文化的詮釋》裡,Geertz以宗教體系來談精神氣質,宗教符號構成了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是包含生活的格調、特徵和品質,就是道德與審美的風格及情緒還有世界觀,意指其最全面的秩序的概念,群體的精神氣質表達出合乎理性,於是被證明為代表一種生活方式。客家祖訓:「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說客語成了一個傳承精神的表現。客家「硬頸精神」儼然已經成為客家人自詡且強調的一種族群的核心性格之一,而其他族群也以「硬頸」來稱讚客家人的堅毅性格。本文以一個花東都市內客家人的生活作為上述探討議題之示例,透過personhood的概念,說明「精神氣質」如何成為族群傳統精神的論述,什麼叫做傳統精神?體現在哪些層面內,並且何以如此定義?
關鍵詞:personhood、地方感、花蓮市、客家
------------------------------------------------------------------------------------------------
發表人:籃健銘(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題目:運用Geertz的詮釋概念來引導司法判決對事實的理解
摘要:
在法律學中格外強調「正義」、「公平」,司法裁判的目的就是在追求正義,而審判的過程往往被視為探知「事實」及尋求「個案正義」的必經之路——在事實與法律中不斷來回穿梭,於拆解具體的事實與解釋並適用抽象法律的過程中,尋求所謂正義之所在。就此,Geertz認為司法裁判中重視證據面與規範面的關係,即是重視「發生了什麼事」與「這樣的事情是否合乎法律」,也正與人類學關心的議題——被觀察到的行為之實際模式與在理論上得以支配這樣行為模式的社會慣例間之關係,有其雷同之處。Geertz欲透過深度描寫來區辨文化的意義結構的詮釋取向,顯然和一般法律學中的演繹取向及整合性、概念化之傾向大相逕庭。然而,Geertz所提出對於文化概念的詮釋與深描的嘗試等觀察面向,又何嘗不是類似於在具體事實與抽象規範間的來回穿梭、探求,以及試圖釐清兩者間關連性之過程。是以,Geertz所提出的一個議題——在司法裁判的世界中,「事實」究竟居於何種地位?本文將從兩個有關原住民狩獵文化的我國槍砲彈藥管制條例司法判決出發,提出司法判決看待「事實」的方式,再從美國Mashpee案例,與Geertz所提及的峇里島Regreg的例子,探討司法判決對事實的理解,是否有可能不再是一種「想像的事實」與抽象規範配對過程,而是一種在文化脈絡下尋找法律感性的過程。
關鍵詞:Geertz、深描、Mashpee、Regreg、法律感性
------------------------------------------------------------------------------------------------
發表人:王蘭君(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題目:民族誌寓言和反諷寫作的人類學旨趣
摘要:
民族誌的反思浪潮影響了1980年代實驗性民族誌的文本書寫和田野工作職權的改變。民族誌寫作自60年代的詮釋人類學開始,目的不再只是「去陌生化」或「去神秘化」,還加入了更多作者的修辭策略,和新的再現方式,使得民族誌從「想辦法理解」,轉向「應該如何書寫」的問題上。正如自我反省已經成為實驗民族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代的田野工作者更關心自己在研究中的社會批判角色,與其冒著「站在自己肩膀上」書寫文化的風險,不如換成更有力的語言,連結文本資料和本身的文化對照思考,希望引起共鳴,刺激更多反省的風波。民族誌一旦將修辭作為活化的方法,文學中高度表現技巧的「寓言」和「反諷」,所具備的特殊隱喻效果,使文本計畫與讀者的生活更接近,相較於追尋一種寫實的精神,反倒是這種饒富趣味的寫作方式,可以成為人類學知識的主要旨趣。
關鍵詞:實驗民族誌、人類學書寫、修辭
------------------------------------------------------------------------------------------------
發表人:趙綺芳(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助理教授)
題目:身體經驗與舞蹈知識:沖繩傳統舞蹈研究的意義競逐
摘要:
作為一種生產知識的方法,人類學的田野工作和民族誌方法把在場當下對話性的經驗,轉換成以意義闡述為核心要旨的敘事文本,不管理論的變革有多麼劇烈,這個由經驗到文本到知識的關鍵過程,卻始終如一。有關田野經驗與民族誌知識的關係已經成為後現代人類學的一個議論主題,然而較少人關注不同面向的經驗如何進入人類學的意義闡述迴圈,其中與身體和動作相關的經驗,特別在語言相對表述不足的限制下,產生意義的斷裂。這篇文章關注這個問題,並將以研究舞蹈和動作的人類學者所拋出的省思出發,透過筆者自身在沖繩研究傳統舞蹈為例,比較不同群體——在地實踐者、文化國家主義民俗學研究者、外國人類學者——所生產的文本,包括文書、影像、與舞譜,探討在不同的知識表徵體系之下,舞蹈和相關身體經驗的意義闡述,如何形成競逐的場域,凸顯文化多義的必然。
關鍵詞:身體經驗、沖繩舞蹈、人類學釋義、知識體系
------------------------------------------------------------------------------------------------
發表人:豬頭(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題目:世界的虛擬與網路的真實:電玩、網路社群與個人印刷術
摘要:
當代世界中不斷擴散、自我繁衍學習、跨國/跨語言文化翻譯/跨地理時空等數量驚人的各種訊息,改變了人類學習、認知生態、生活習性,以及關於「世界」的認識。這不僅是當代人類學的研究議題,同時反饋地影響了古典人類學的研究範式。這其中帶給人類學家最大的困惑正是虛擬與真實的交錯與覆蓋。在當代網路世界中,歷史情境比起以往更輕易、快速、直接呈現於人們面前;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捕捉任何音頻、畫面、訊號,甚至比起人類的感官更為敏銳、清晰、精準。這些回顧的細節與方式在過去都不曾(也無法)發生,並且包括對冷冰冰的機器感等苛責也逐漸削弱。於是,先前對消失過去的懷舊悲歎,變得既真實卻又毫無基礎:過往歷史不再是網路世代的想像內容;所有的事物現象、新聞事件、歷史鏡頭都以不斷累積堆壓的方式「真實且永遠地」存在。然而,這帶來文化性格的重大影響是一種「熟悉的陌生世界」的膚淺化,與責任、社會價值、認知、行為模式、法律制定等議論的重新評價。本論文透過電玩、網路社群,以及網路作為個人式印刷術等主題,探討現代網路帶來的訊息內容和傳遞方式如何衝擊人類學知識生產的樣態,並且在網路世界中,個人所具備自己的印刷技術與傳播網絡,如何挑戰「想像共同體」的古典認識論。
關鍵詞:人類學知識生產、網路、電玩、想像共同體
生日快樂趴兔之新熟女時代之傾盆大雨之女
「啊!下大雨呢!我沒帶傘呀!就這麼辦吧,等雨停之後我再走。」
雨一直下,女主角整天窩在床上等男主角從工作的居酒屋下班回來。
什麼事都不做,就連家裡也不會想要打掃一下。也不會想出去買吃的。
「像你這樣的女孩,只要三秒鐘就可以看透了。」
「我不是那麼容易被理解的女孩喔!」「三秒鐘。」男主角很有自信。
男主角慢慢想要測試這個成天不吃不喝、啥事也不做的女孩。
他開始一晚不回去、兩晚不回去。他慢慢覺得「她是屬於他的」。
「今天你母親有打電話來!」「那你跟她說什麼?」主角大驚。
「就是聊天呀!伯母很親切,我們還聊了30多分鐘呢!」(主角很冏)
直到有一天,雨真的停了。男主角回到家之後,發現家裡整整齊齊但是已不見女孩的蹤跡。
直到很久之後,男主角的母親打電話無意間說起這位女孩的故事。。。
「啊!分手了真可惜!」主角的母親在電話的一頭如此說。
豬頭特別喜歡這個單元故事。生日快樂!
生日快樂
我實在很怕豬頭記起教主的生日,隨便翻出一張醜照來貼文,所以趕緊自己上來貼。好的、好的,祝福都收到了,謝謝、謝謝!小心眼、掃禡的老公小哥,一起生日快樂~
教主2008年3月回到淡水坐月子,6月回花蓮趕不及提poposo(賤林就讀碩士班時期的拚法),因此想到要從台北到淡水,捷運有淡水線和北投線兩種,趕不及提計畫就像搭上北投線,只不過正在月台等下一班車前往淡水而已,北投線人少比較有位子坐,月台視野良好,非常舒服。此即足球瑄稱讚不已的「換車理論」。
現在,小孩都長這麼大了!
豬頭插花一下,教主指的「醜照」是這一張照片嗎?
還是這一張?
(好啦好啦,不鬧妳了。你是壽星,今天你最大!)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哇!終於是我可以參加的時間囉!
網址
招收名額:錄取 60名
報名期間:民國100年5月10日~24日
博士生的自我認同之發表新園地
「路邊攤」發刊詞
《文化研究月報》自創刊便長期接受研究生的文章,早已是許多研究生首度公開發表觀點的場地,現在開放新欄位給博士生,意謂著什麼?我們又如何藉此專欄構作博士生的形象?我們願從博士生的中介性、過渡性的位置,展開想像。
博 士生是什麼樣?該如何定位與自我呈現,才不會扁平化、同質化博士生的樣貌?比之已經拿到博士學位,能一展長才,發揮所學的「前博士生」,我們更焦慮且資源 較少;我們或許是許多「前博士生」的門生,占據著許多「未來博士生」期待的位置;也許得到家裡經濟與精神支持,被設定為乖乖做研究的「全職學生」;我們也 是身兼數份工作的「勞命學生」,焦頭爛額地尋找指導老師;即使沒有因為意外因素必須終止學術生涯,亦未必代表畢業後便路途順暢。我們站在學院裡,是半調子知識份子,銜接教授與大學生之間不上不下的中介位置;我們或早在外頭「有所」事事、知識的生成累積於高塔外;我們腳踏衝突不斷的社會現實土壤,這個現實甚 至包括學院本身。我們是博士生,又是芸芸眾生,無法一概而論。我們的定位朦朧、曖昧又複雜。
這樣的形象透過月報為介面,我們的觀察與觀點能不能使知識與現實發生更多的關係?我們將專欄定名為「路邊攤」——如果不嫌過於流氣,便是期待眾人加入,迎著不明的前途擺攤開燈造/照路。
路 邊攤是日常地景,有人情味、二十四小時到處有、便宜好吃沒有低消;在這裡要坐多久都好,可以一個人、攜伴、併桌、帶外食,或併食不同攤位菜色自開豪宴。當 然,它可能隨時因為什麼原因消匿在巷子裡,或人龍長排吃不到、看著老闆臉色令你草草完事速速離。路邊攤不被當作正式職業,又或許正如任何職業,沒什麼入行 門檻想擺就能擺,也可能隨時倒攤;就算倒攤,換個招牌繼續營業也許便一夜爆紅,甚而終至積富成店、招攬加盟、成為競相收購的品牌。路邊攤隨時都在「發生 中」,它變、它動,但要能成為志業,不能只是賭上不被取締的運氣換取受寵,滿足有朝一日轉為欽定豪華觀光大夜市的夢。在它的趣味兒之外,咱總還得拋開惆 悵,知道如何來到這條路、如何走,無論豪氣或自憐仍得在乎著、拿捏著與環境整潔、噪音管控什麼的倫理的線的扯動。或許,就在與周遭發生關係的過程,想像力 將得以揮灑與實現。
編輯小組:吳姿萱、胡清雅、陳克倫、張立本、劉雅芳
2011年4月26日
投稿、加入、意見,請寄:lobinta@gmail.com
這種刻意的率性已經成為一種風潮
彷彿加入一點kuso就可以模糊掉學術界近乎病態的我執
今日午餐之清粥已過鮭魚皮
那鍋皮是故意去的連一些魚肉在上面,可不是豬頭技術不好喔~~
今天的清粥呢,有一段小故事要跟各位聽眾分享:
如果這時候有個縱剖面的話,各位可以清楚看見「生米煮成稀飯」的進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