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2011台灣人類學年會之我們現在要出發了!



請大家幫忙看一下有無錯別字?明天要上傳報名。謝謝!

2011台灣人類學年會討論分組題目:

意義的危機:人類學感知與批判

討論組摘要:
當代人類學研究正處於一個承先啓後的位置:人類學知識一方面就傳統中的習俗規範、文化活動、族群特性等主題提出說明,並且依此建立一門獨特的學科觀點;另一方面又發展一套詮釋思想,藉以反思甚至挑戰自身的現代知識體系。這類的批判對象並非針對古典人類學旨趣或是新興的全球化課題,恰是相反地,通過這類議題的探討,得此檢視人類學既有的知識生產範式。它迫使我們持續面對「人類學知識究竟是什麼?」此一提問,並且從中所企圖獲得啓蒙之手段,亦非尋找一個讓人類學家得以循分依靠的答案或結論,而是讓原先所理解的人類學意義,持續處於一種質疑式的討論氛圍之中。於是,意義的危機正是人類學詮釋自身的目的。在本討論分組中,透過族群氣質、法律感性、隱喻修辭、身體經驗,以及網際網絡下個人和想像社群等主題,分別就人類學知識生產提出回應、回饋、回顧、補述和質問。

關鍵詞:族群、法律、修辭反思、身體經驗、網路

評論人:黃倩玉(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啦啦隊隊長:羅正心
------------------------------------------------------------------------------------------------
發表人:馬昀甄(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題目:Personhood:「精神氣質」成為族群傳統精神的論述
摘要:
Geertz(1973)認為一個族群的精神氣質(ethos)是生活的格調、特徵和品質,包括道德、審美風格和情緒;這是一種潛在的態度,朝向自身和生活反映的世界,也屬於該族群為人行事風格的道理(personhood)。他所堅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所指的,也不是模稜兩可的,而是指從歷史沿襲下來的體現於象徵符號中的意義模式,是由象徵符號體系表達的傳承概念體系,人們以此達到溝通、延續和發展他們對生活的知識和態度。明顯地,Geertz的文化概念帶有社會與歷史的澆融。在《文化的詮釋》裡,Geertz以宗教體系來談精神氣質,宗教符號構成了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是包含生活的格調、特徵和品質,就是道德與審美的風格及情緒還有世界觀,意指其最全面的秩序的概念,群體的精神氣質表達出合乎理性,於是被證明為代表一種生活方式。客家祖訓:「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說客語成了一個傳承精神的表現。客家「硬頸精神」儼然已經成為客家人自詡且強調的一種族群的核心性格之一,而其他族群也以「硬頸」來稱讚客家人的堅毅性格。本文以一個花東都市內客家人的生活作為上述探討議題之示例,透過personhood的概念,說明「精神氣質」如何成為族群傳統精神的論述,什麼叫做傳統精神?體現在哪些層面內,並且何以如此定義?

關鍵詞:personhood、地方感、花蓮市、客家
------------------------------------------------------------------------------------------------
發表人:籃健銘(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題目:運用Geertz的詮釋概念來引導司法判決對事實的理解
摘要:
在法律學中格外強調「正義」、「公平」,司法裁判的目的就是在追求正義,而審判的過程往往被視為探知「事實」及尋求「個案正義」的必經之路——在事實與法律中不斷來回穿梭,於拆解具體的事實與解釋並適用抽象法律的過程中,尋求所謂正義之所在。就此,Geertz認為司法裁判中重視證據面與規範面的關係,即是重視「發生了什麼事」與「這樣的事情是否合乎法律」,也正與人類學關心的議題——被觀察到的行為之實際模式與在理論上得以支配這樣行為模式的社會慣例間之關係,有其雷同之處。Geertz欲透過深度描寫來區辨文化的意義結構的詮釋取向,顯然和一般法律學中的演繹取向及整合性、概念化之傾向大相逕庭。然而,Geertz所提出對於文化概念的詮釋與深描的嘗試等觀察面向,又何嘗不是類似於在具體事實與抽象規範間的來回穿梭、探求,以及試圖釐清兩者間關連性之過程。是以,Geertz所提出的一個議題——在司法裁判的世界中,「事實」究竟居於何種地位?本文將從兩個有關原住民狩獵文化的我國槍砲彈藥管制條例司法判決出發,提出司法判決看待「事實」的方式,再從美國Mashpee案例,與Geertz所提及的峇里島Regreg的例子,探討司法判決對事實的理解,是否有可能不再是一種「想像的事實」與抽象規範配對過程,而是一種在文化脈絡下尋找法律感性的過程。

關鍵詞:Geertz、深描、Mashpee、Regreg、法律感性
------------------------------------------------------------------------------------------------
發表人:王蘭君(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題目:民族誌寓言和反諷寫作的人類學旨趣
摘要:
民族誌的反思浪潮影響了1980年代實驗性民族誌的文本書寫和田野工作職權的改變。民族誌寫作自60年代的詮釋人類學開始,目的不再只是「去陌生化」或「去神秘化」,還加入了更多作者的修辭策略,和新的再現方式,使得民族誌從「想辦法理解」,轉向「應該如何書寫」的問題上。正如自我反省已經成為實驗民族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代的田野工作者更關心自己在研究中的社會批判角色,與其冒著「站在自己肩膀上」書寫文化的風險,不如換成更有力的語言,連結文本資料和本身的文化對照思考,希望引起共鳴,刺激更多反省的風波。民族誌一旦將修辭作為活化的方法,文學中高度表現技巧的「寓言」和「反諷」,所具備的特殊隱喻效果,使文本計畫與讀者的生活更接近,相較於追尋一種寫實的精神,反倒是這種饒富趣味的寫作方式,可以成為人類學知識的主要旨趣。

關鍵詞:實驗民族誌、人類學書寫、修辭
------------------------------------------------------------------------------------------------
發表人:趙綺芳(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助理教授)
題目:身體經驗與舞蹈知識:沖繩傳統舞蹈研究的意義競逐
摘要:
作為一種生產知識的方法,人類學的田野工作和民族誌方法把在場當下對話性的經驗,轉換成以意義闡述為核心要旨的敘事文本,不管理論的變革有多麼劇烈,這個由經驗到文本到知識的關鍵過程,卻始終如一。有關田野經驗與民族誌知識的關係已經成為後現代人類學的一個議論主題,然而較少人關注不同面向的經驗如何進入人類學的意義闡述迴圈,其中與身體和動作相關的經驗,特別在語言相對表述不足的限制下,產生意義的斷裂。這篇文章關注這個問題,並將以研究舞蹈和動作的人類學者所拋出的省思出發,透過筆者自身在沖繩研究傳統舞蹈為例,比較不同群體——在地實踐者、文化國家主義民俗學研究者、外國人類學者——所生產的文本,包括文書、影像、與舞譜,探討在不同的知識表徵體系之下,舞蹈和相關身體經驗的意義闡述,如何形成競逐的場域,凸顯文化多義的必然。

關鍵詞:身體經驗、沖繩舞蹈、人類學釋義、知識體系
------------------------------------------------------------------------------------------------
發表人:豬頭(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題目:世界的虛擬與網路的真實:電玩、網路社群與個人印刷術
摘要:
當代世界中不斷擴散、自我繁衍學習、跨國/跨語言文化翻譯/跨地理時空等數量驚人的各種訊息,改變了人類學習、認知生態、生活習性,以及關於「世界」的認識。這不僅是當代人類學的研究議題,同時反饋地影響了古典人類學的研究範式。這其中帶給人類學家最大的困惑正是虛擬與真實的交錯與覆蓋。在當代網路世界中,歷史情境比起以往更輕易、快速、直接呈現於人們面前;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捕捉任何音頻、畫面、訊號,甚至比起人類的感官更為敏銳、清晰、精準。這些回顧的細節與方式在過去都不曾(也無法)發生,並且包括對冷冰冰的機器感等苛責也逐漸削弱。於是,先前對消失過去的懷舊悲歎,變得既真實卻又毫無基礎:過往歷史不再是網路世代的想像內容;所有的事物現象、新聞事件、歷史鏡頭都以不斷累積堆壓的方式「真實且永遠地」存在。然而,這帶來文化性格的重大影響是一種「熟悉的陌生世界」的膚淺化,與責任、社會價值、認知、行為模式、法律制定等議論的重新評價。本論文透過電玩、網路社群,以及網路作為個人式印刷術等主題,探討現代網路帶來的訊息內容和傳遞方式如何衝擊人類學知識生產的樣態,並且在網路世界中,個人所具備自己的印刷技術與傳播網絡,如何挑戰「想像共同體」的古典認識論。

關鍵詞:人類學知識生產、網路、電玩、想像共同體
cu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