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余德慧紀念研討會之豬頭論文part I

1002

作為一位余德慧老師的指導學生以及一位人類學家,通過一種臨床民族誌的觀看角度,本文試著討論余德慧的學術研究到底給出何種啟蒙之光。就我看來余老師終身對於本土心理學發展之根柢,是一種廣義的華人儒家文化下,所開展主體的倫理存有學。就此來說,我所看見的「倫理」是一種主體存有的初始秩序(至少在2004年提出「倫理修補術」之前,後述)。這種秩序卻因為科學概念的建制被賦予了「常態」與「病態」的劃分,而連帶地病者的主體經驗和生活世界也受醫學知識(也是制式)體系所錯置、越位、侵犯或消解:「科學的病理知識的本質在於化約人的主體性,把病人的生活世界取消,或轉譯成科學的語言」(余德慧 1998:70-72)。在這種語言之下,病者囈語的內容與位置或交予刪除或抹除不視,並且被賦予病理症狀描述。於是,首要工作便是對於「病態」機制的剝除以及(就我看來,超現實主義式)對常態的還原。 
病的經驗知識已經不再是生物機制所建構的知識,而是投擲到社會區裡,病人置身在關切或不關切的對待,作為「病人」的生活時間自身開始形成經驗;他的症狀不再是精神科語言的症狀學,而是生活的症狀學——生活裡的悲泣或憂苦,羞恥獲罪惡感,失望或絕望。(余德慧 1998:84-85)
這正是余老師強調的「人文臨床」(2010,與余安邦、李維倫合著)就受苦現場向科學理性所給出的挑戰,包括行動主體的自我揭露、知識現場的生產條件,和精神力量的流動與匯置。這類著眼於受苦經驗與倫理安置之努力,將既有學科的研究領域推向一個界限邊緣,使之與未知區域接壤,於是在余老師文章中,至少依我的看見,有幾項聚焦於主體存在姿勢之重要概念,並且這些看似玄奧卻又極為根本的論述要點,既是有關臨終病人的身體現象學演釋,也是陪病經驗的澄清和拓展:(一)臨終病人通過病苦身體的破敗感,逐漸離開原先與外在世界的連結意義,轉向一種內在深層經驗的存有領悟之「背立轉向」(2004、2006b、2006c);或是(二)透過「常觀/異觀」的並置,指認外部社會的異觀位置正是精神疾患病人生活世界的常觀——「病是在常觀位置的人指出來的」(1998:84)——於是,「斷裂主體」便從「異觀」的位置釋出,但其形式並非作為對立面的批判,而是進入到受苦經驗的裂隙之中,指認二者的並存。1998:94, 111、2005);再者(三)離開原先想要平撫在世依存的操煩害怕,轉而「打從心底」細緻地承認內在摺疊起伏的真實體驗,成為一種縱向時間內的沈浸與拾得,也就是自身活著的依據之「沈默皺摺」(2005、2006a);最後(四)「缺口動力學」(2006c、2006退休講稿)通過拉岡式「人的欲望總是他者的欲望」的看穿,因而「主體的匱乏」代現慾物所成就之缺口正是生活想要的一切動力來源。 

從2006年的〈退休演講稿〉開始,余老師挪借了宋文里老師的詞彙「療遇」(therapeutic encounter)作為主體的遭逢姿態,於是在2008年〈心靈療遇的非技術性探討〉、2010年〈人文臨床學的探究〉、2012年〈頌缽者療遇初探〉,以及〈柔適照顧典式的導言〉等文章中陸續討論了「療遇/會遇」的遭逢經驗。余氏的療遇(healing encountering)則作為一種「面對毀滅因而解放」的藝術過程(〈退休演講稿〉,2006),錯落而獲得某種啟示。因此,晚年余老師強調的柔適照顧(anima care),阿尼瑪的負性邏輯充滿了隱晦,一如低泣無助的哀傷母親,深而幽微,希望與絕望並存,時而流轉時而辯證。如此一來,『哀傷是真正的遇,是「不見的遇」。這種「不見之遇」先是通過伊底帕斯悲劇核心所獲得的啟悟:「某種『知道』本身彷彿是追求真相的手段,但最終卻是以『誤識』(misrecognition)而成為遮蔽真理的障礙;任何啟動神諭的人,正是從『知道』神諭這自以為是的對『真理』的物事堪使,讓人理足氣壯去行動,而這自以為將可避禍獲得至福的『悟性』正是悲劇裡的一環」(〈退休演講稿〉,2006)。於是,不見而遇的「遇」是一項偶發的遭逢,它的意義在於「聽乎命運的機遇 [⋯] 是一種開啟造成的驚訝」(〈柔適照顧典式的導言〉)。終究,「我們在現實的別處相遇。」余德慧如是說。 

余德慧以為,「任何人文學科如果細審其創造的來源,與他者的會遇是個非常根本的經驗質地,例如,人類學田野經驗實受惠於陌生他者之處境,而非熟習該地而取得的默會。多少人文新論述受惠於未曾被細究的新處境、越軌、例外,以及預想不到的新事證,文學的基本驚奇性即是此會遇的靈感」(2010:69)。這種「會遇」若發生在人的一生接觸相遇和想望,甚至癌末臨終對於生命的認識,那麼「療傷止痛的過程就會發生,故曰:「療遇」。」這種過程對我來說正是開展了余老師在「人文臨床學」一文中所說的「臨床(醫療)人類學(跨)文化諮詢」,同時它也可以在「文學、美學、與詩的符碼的心靈育化(poiesis),文化語言的抒解與詮釋,為困思尋求出路」(2010:79)。因此,本文依循此種路徑,以「思念」作為主題論述這種想望式的會遇。
cut

1 則留言:

屁紅 提到...

我知道你只寫這麼多
哈哈哈
(逼逼逼,余老師!有人打混還沒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