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後現代主義與精神分析--part I 先整理作者重點

pencil_vs_camera_09


後現代主義對於精神分析之衝擊
Postmodernism and its Impact on Psychoanalysis (Leffert 2007)

作者Mark Leffert在此篇文章中探討了精神分析如何透過一種激進相對主義方式(radical relativism,這實在是一個自身矛盾的字詞不是嗎?),使等同於後現代主義之化身。

本篇文章帶有三項目標:
一是後現代思潮所帶來的異質性如何應用在當代精神分析理論和操作之中。(e.g., 我們如何改變潛意識在當代臨床工作中之觀點?)
二是這些理論帶給精神分析的影響為何?
三是以作者自身的立場檢視後現代議題:何種觀點被丟棄,又何種觀點成為重要主張?

後現代主義帶給治療學上有關含糊、不確定、同時性,以及多樣性等想法。首先,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論辯帶給精神分析三項影響:「再現」本質上的美學論辯、後現代主義在哲學和文化上的議題,以及在後現代社會中有關個人、文化和社會議題。(但作者認為不僅止於此,而是有關話語特質的優先性。)

所謂的異質性是將這些不適性事物擺在一塊兒,去除既存結構的穩定性。就此,開展了精神分析的研究取徑。同時後現代也涉及了含糊曖昧與不確定性,這並不是企圖解決它們,而是將它們看成是概念整合中的一部分。對後現代主義來說,事物以「同時性」(simultaneously)予以考量,而非序列性發展。

後現代主義的四項特徵:現實感、文本化、主體的話語能動性(於是涉及種族、性別、階級,以及權力)、文本的意義。在現代主義下,文本先是閱讀接著詮釋作者的意義,而後現代主義則是強調文本的未知性unknowability。每一次的文本閱讀是一種詮釋與過去經驗的再詮釋。於是,作者被極小化了;文本與讀者的交互參考性成為優先。這帶來的結果是,話語成為多樣。就這種後現代主義式的精神分析看來,例如Hoffman and Stern,治療者therapist與患者的移情和反移情關係共同建構了現實。這是一種散漫的對話、交互主體式話語意義的共同創作。

另一考量則是有關社會與歷史母體的分析。所有的分析關係都嵌藏著有關角色、性別、種族、性相等權力關係的社會母體,其中蘊含有三種治療母體:病患、分析師、以及由這二者嵌入其中更廣大的母體。這是一種脈絡解構的後現代技術。這其中本質上的不平等即在於分析者的專業職權,而病患則因此成為病患了。

即便作者討論了後設心理學與後設敘事所帶來的發散性,作者仍偏好用解構的方式來解放和保存心理學知識。藉由這種拓展結構、敘事或是理論,賦予了意義的增加,而非剔除,因而保有了「他者」來定義自身。這才是一種治療語言,使得具備更有力敘事可以自舊有的敘事中分離出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