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竿您老失



但是為什麼同學看見這成語會想到我?
cut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

談聶隱娘

深描與fiction
********************************
海盟書裡寫到劇本討論階段投入的田野調查工夫是在造一座冰山,影片雖只露出冰山十分之一角,但冰山絕不可不造,這是劇本人物一切編排的判準根據。侯孝賢的電影一直是,框內只露出少許,影片魅力便從那沒露出的龐大真實世界來。其魅力,「無窮盡的因果網,一團亂絲,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可以隱隱聽見許多弦外之音齊鳴,覺得裡面有深度闊度,覺得實在,我想這就是西諺所謂the ring of truth──事實的金石聲。」(張愛玲語)
但侯孝賢很緩慢、緩慢到安靜的電影,如何做到能有金石聲?他如何做到框之內的影像能與框之外的真實世界,兩者無縫接軌?
以電影術語,他用長拍長鏡頭(long take long shot),深焦(deep focus),場面調度(mise en scène)。長拍是不打斷時間,深焦呈現前景中景後景完整的空間不切割,場面調度即人在這時間空間裡的活動。
故而愛用非演員。布列松每稱人模(human model),以此表示電影裡的人,也以此區別來自戲劇表演的演員(actor)。布列松說不要演員(不必指導演員),不要角色(不必揣摩角色),不要表演,只要生活中活動的人模。演員動作,由內而外,在舞台在戲劇,演員得讓觀眾相信他的動機。但人模,動機不在他身上,他不知而行,行於所當行。舞台上演員創造性的詮釋完全成立,其可觀其力道,都在這裡。但電影之中,他的表演卻涉及簡化,反而抹消了他本我所蘊藏的矛盾曖昧。電影那逼真的表象,叫表演給毀了。因為人模,重要的不是他們讓拍攝者看見的,而是他們隱瞞的,那些他們具有的卻自己並不知道的,可攝影機都看見了,捕捉了,紀錄了,留待拍攝者隨後的考察分辨。
於是剪接。這當口,剪接機上的影像,與其說是拍攝者在汰擇,不如說影像在校正拍攝者。影像揭示出來原先想法的錯誤,劇本的謬漏穿幫,細節不合又扞格,一概,刪除。
身為編劇的文字方,我感受關注的卻是思路的辯證。因為/所以,雖然/但是,那麼/不過,故而/因此,然則/卻說……往前往深推演的思路,努力說服大家相信這樣推演得到的結果(或沒有結果)。編劇擅長靠對白推動進行。
然而影像方的侯孝賢,他苛求著框內影像之無縫接軌於框外真實世界的那種真實,攝影機看見的會告訴他,什麼留下,什麼不要。留下的,他再看如何安放,細細安放在最對的位置。
***********************************

全文

cut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七月15日出生


 Walter Benjamin (15 July 1892 – 26 September 1940)

Jacques Derrida (July 15, 1930 – October 9, 2004)
cut

另外一個有關七月15日


蔥鹽院文章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全文在這兒

如果台大只是募款5000元,我想應該剛剛好恰如其分,也不會被質疑了。(豬頭會捐5元)
cut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新成語


cut

[NYT] 紐約人都去哪兒了?答案是洛杉磯(豬頭很喜歡這篇文章)


[摘錄]
它始於Instagram。它也可能終於Instagram。去年秋天,布魯克林時尚造型師克里斯蒂娜·特納(Christina Turner)在自己狹窄昏暗的布魯克林綠點公寓里一邊為即將到來的紐約冬天發愁,一邊無限嚮往地盯着洛杉磯朋友們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的鬱鬱蔥蔥的花園和歡樂的後院晚宴派對照片。
「我看到所有這些紐約的老朋友坐在同一張桌邊,」32歲的特納(這是她在職場上的自稱)說。
她可以怨恨他們,也可以加入他們。所以,去年11月,特納在克雷格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上把傢具賣掉後,擠進破舊的豐田雅閣轎車,一路向西而去,直到在洛杉磯東部的回聲公園(Echo Park)附近找到一個陽光充足的兩居室小屋。如今,洛杉磯對年輕創意人士具有強烈吸引力。
去西部淘金的心態似乎又在紐約創意人士當中盛行起來:向西部進發!
如今,紐約人經常抱怨自己的城市正變成全球富豪的乏味樂園(就像有暴風雪的迪拜),而洛杉磯的藝術、時尚和美食業正在復興,對文化愛好者具有難以抵擋的魅力。
因此,紐約和洛杉磯之間的傳統對抗正在轉變,至少東海岸這邊在變。了解內情的紐約人不再條件反射般地模仿伍迪·艾倫(Woody Allen)老電影中的嘲諷,說什麼洛杉磯唯一的文化優勢就是紅燈可以右轉。
在某些領域,紐約人曾經對洛杉磯積聚起來的嘲弄如今聽起來像是妒忌。
的確,對特納這樣的人來說,洛杉磯似乎是理想的選擇。特納堅持認為,她在物價過高、壓力過大的布魯克林放棄的所有美好事物在洛杉磯繁榮的東部早已就位:當季贊比亞咖啡分店、畫廊,以及古董衫精品店。
洛杉磯東區具有凌亂的波西米亞風情和放鬆的氛圍,她覺得自己在享受紐約生活最好的部分,且不必承受紐約生活壓力帶來的偏頭痛。「它像是成長中的威廉斯堡,」特納說,「而且這裡沒有烏雲。」
年齡大到在大銀幕上看過影片《安妮·霍爾》(Annie Hall)的人都會覺得,這樣的想法聽起來像背叛。長久以來,洛杉磯一直是自尊的紐約人嘲諷的對象。據說,約翰·列儂(John Lennon)曾說,洛杉磯「就是一個大停車場」;保羅·魯德尼克(Paul Rudnick)寫道,洛杉磯是「俗麗之地」。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聲稱自己喜歡洛杉磯,不過只是因為「那裡的人都好假(plastic)」。他補充說,「我喜歡假。」

cut

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