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使得交易成本相對降低,帶來「去專業化」的趨勢。
blogger, flickr, twitter都在這種形式之下有了另一種基礎:先分享再集合。
資訊的進步克服了資訊的局部性和群體回應的障礙,使得讀寫無所不在
(這跟Appadurai的現代性「無所不在」異曲同工呀!))
也就是說,傳播方式改變了原先人際之間的連結模式。(大規模業餘化打垮專業部隊。)
人們對於倫敦爆炸案、南亞海嘯、埃及暴動,四川地震有了第一手來自災區的新聞。
(汶川地震在40分鐘後,並且持續搖晃的過程中有了wikipedia的記載登錄。)
用這種方式來理解我們既有認識下的wikipedia, 快閃,網路論壇,
開放原始碼都有了更清楚的面貌。
豬頭下學期101-2將開一門「social network and cyberculture」的大學部課程,
請各位繼續推薦讀本。謝謝郁雯介紹這本書給豬頭。
6 則留言:
老師我最近看了這本,給您鑑定一下~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台北:群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93012
好呀!我回去買來看看。老葉是我最敬重的老師(無誤)。當年大學部修他的《文化社會學》,整學期只聽懂兩個重點,剩下完全聽不懂。
「期末報告如果要寫在衛生紙上頭也可以。」這句話就是他說的。
我真的很懷念他。
哈哈哈,很想知道是哪兩個〝重點〞,最後有寫到衛生紙上嗎?另外老師不瞞您說,我現在就開始懷念你了。
所以豬頭聽到的兩個重點的其中一個
是「期末報告如果要寫在衛生紙上頭也可以。」
還有一本聽說不是很好啃的科技史:
《科技想要什麼》
(What Technology Wants)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41231&
這裡有介紹:
http://mmdays.com/2012/04/25/what-tech-wants/
很有趣的是
許多領域中的大老們本身並不使用他們所預測、讚譽、經營的技術或產品
例如有的媒體集團老闆自己不看新聞
或是這位作者平常並不常上網
也許正是因為某種疏離
讓他們更清楚地看見這種「進步」帶來的真正影響
好的。回台灣後立馬弄來看看。感謝!
(部落格裡頭的介紹有說等於沒說呀!果然有些不尋常的難度。。。)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