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部長的考驗
依據貴報的報導,馬英九連任後的內閣第一波人事改組,教育部長爆冷門,內定由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出任。有關蔣偉寧接任教育部長的幕後,有許多眾說紛紜的講法,無非指向總統周圍一些重要人士的推薦,甚或是有心人士聯手力推所致。而教育相關團體對「蔣偉寧」都很陌生,難免在第一時間紛紛表示其擔憂: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擔心未來四年,十二年國教是教育部最重大任務,希望蔣偉寧上任後能傾聽各界意見。全國教師會也認為,除了十二年國教之外,如何展現領導力,縮減教育現場和教師的鴻溝,是新任教育部長的考驗。
看來,想要擔任台灣的教育部長,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還沒開始就任之前,就已經開啟了許多值得省思的議題!為什麼找傑出的土木學者專家來擔任教育部長?土木學者專家對教育政策懂多少?又能做幾分?究竟教育部長人選如何產生?是否未經教育相關團體諮詢與討論就決定了呢?眼下教育部最燙手的十二年國教與幼托整合的教育施政,適合由不懂其內涵的大學校長來執行嗎?一個過去從未對中小學教育發表看法的土木學者專家,雖然長期擔任大學內部的行政職務,若他接任教育部長,能夠馬上掌握十二年國教與幼托整合的任務嗎?凡此種種問題,都是第一時間在媒體上所反應出來的質疑!
事實上,筆者認為教育部長一職,可說是內閣中最難抉擇人選的位置,因為教育部長職司的範圍實在非常廣泛,甚至包含了從搖籃之後到入墓以前的一切教育任務。也就是說,其內涵不僅限於傳統上所瞭解的中小學教育與大學教育,而且也涵蓋了幼托整合的教育任務以及成人以後的終身學習教育,未來無論是托嬰的托兒照顧任務,還是老年後的長青學苑等終身學習任務,都屬於教育部長職司任務的範圍。
再加上教育事務涉及的利益團體眾多且複雜,一件教育相關事務的解決方式,假設如了教師們的意,難免逆了家長們的心,就算即使兩者都心意相通了,還是有可能違反學生的自我實現!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教育相關事務的爭議問題,總是引起全國教師會(代表教師)、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代表家長)以及人本基金會(代表學生)的不同意見。因此,要找到一個懂得完整教育內涵的人選已經不易,而這個人選要能夠讓這些教育相關團體滿意,恐怕更加困難。
教育部長人選的抉擇重點不在於要全盤皆懂教育,而是繫乎教育部長對教育事務的「用心」。整體而言,筆者基本上認為大學校長也可以勝任教育部長的任務,掌握十二年國教與幼托整合的施政核心,只要具備以下三個「用心」:
首先,教育部長要具有「同理心」:誠如前述,教育事務涉及的利益團體眾多且複雜,擔任教育部長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隨時隨地的「同理心」,否則一旦出於己意的一些想法,在媒體公開場合的表達出現爭議,很容易就陷入一些難以回復的困境,例如:前一陣子「禁止師生戀」或「抽菸者不可以當校長」的媒體議題,其實皆屬於教育部幕僚的作業問題,很難歸咎於教育部長個人的疏失,但部長在第一時間回覆媒體的內容,都實在比較欠缺「同理心」,畢竟個人主觀的認知與決定,很容易侵犯他人的自我決定,但在「同理心」的相互尊重前提下,比較不會引起爭議。
其次,教育部長要具有「傾聽心」:既然教育事務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擔任教育部長就應該多諮詢不同教育相關團體的意見,才能避免爭議的產生。
最後,教育部長要具有「學習心」:教育事務有其專業區分,在中小學教育應以學生自我實現為核心,在大學教育應以學術自由為核心,教育部長在利益衡量時,應不斷學習才能建立判斷標準。
(作者為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好棒噢!一個法律學教授竟然對新任教育部長提出了「同理心」「傾聽心」「學習心」。真是令人感佩萬分啊!(下次我們請高中生來寫「給教育部長的建言」好了。這三個心,也可以拿到別的地方用吧!真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