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使得交易成本相對降低,帶來「去專業化」的趨勢。
blogger, flickr, twitter都在這種形式之下有了另一種基礎:先分享再集合。
資訊的進步克服了資訊的局部性和群體回應的障礙,使得讀寫無所不在
(這跟Appadurai的現代性「無所不在」異曲同工呀!))
也就是說,傳播方式改變了原先人際之間的連結模式。(大規模業餘化打垮專業部隊。)
人們對於倫敦爆炸案、南亞海嘯、埃及暴動,四川地震有了第一手來自災區的新聞。
(汶川地震在40分鐘後,並且持續搖晃的過程中有了wikipedia的記載登錄。)
用這種方式來理解我們既有認識下的wikipedia, 快閃,網路論壇,
開放原始碼都有了更清楚的面貌。
豬頭下學期101-2將開一門「social network and cyberculture」的大學部課程,
請各位繼續推薦讀本。謝謝郁雯介紹這本書給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