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楊照《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不是小小鳥)讀後鬼打牆


讓我總結地這麼說這本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導讀的讀後心得:即便是就一位歷史學訓練的文化分析者而言,這本《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書寫的質量仍是一件不容易的成就。

很快速地閱讀了這本300頁的著作(大約是10-12萬字數?),有幾個比較深刻的印象:

一、楊照先生的文字溫潤飽含人文學者的氣質,卻相對讓我在這般語調風格下所認識的李維史陀感到若干詫異。作品文本本是可以多方詮釋的(當然某種程度上這與文本自主性有些相關的認同,一如許多小說家包括村上對於自己作品並不帶太多的期許或是依戀),讀者擁有各自的喜愛共鳴。楊照迷戀著李維史陀的文字,通過《憂鬱的熱帶》(包括李維史多早期的書寫、田野紀錄,以及書商合約壓力下的迫不得已),以及其他著作,描繪這位法國哲人的背影與心境。這讓我感動的會是「楊照如何受《憂鬱的熱帶》而感動」,但這本《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文字卻是集中在李維史陀的形貌,像是一位帶著歷史學的任務般,揣摩李維史陀的人類學遭逢:有些確實是李維史陀曾經說過的話語,有些則是楊照的想像。楊照像是替李維史陀辯解結構主義的二元論述、田野調查的風格、玄想般的類比(我的話語)等(依著對李維史陀的喜愛重重地踩了沙特一腳),我不清楚用這種「博大精深」方式對一般讀者介紹李維史陀是否過於美化,至少我並不習慣。

二、身為一位人類學家,我慶幸楊照可以將人類學、民族誌介紹予國內文壇與一般讀者,但同時也有種複雜的感慨與自責。或許是因為這是一本「李維史陀導讀講座」的文字稿集結(書中有些真是口語,但也沒什麼不好),楊照必須深入淺出讓一般讀者理解人類學,於是筆下的人類學認識不免仍停留在傳統的學科訓練內容上。若就一位學院的讀者來說,書中的文字也令我尷尬:我無法拿來作為上課的教學讀本(結構亂了些、內容淺了點、有些時候講得太白又太篤定了些),但無論如何楊照的人類學認識卻是令人佩服的(台灣的人類學家在做什麼呢?)。

三、書中關於李維史陀的認識多是來自著作、訪談、側面傳記與評論,但卻不曾援引原文出處(但是自己的著作寫得很清楚)。這兒倒不是強調學術倫理的重要——Walter Benjamin刻意不寫出引用文獻來迷惑並而追加「歷史與話語的毀滅」(我的詮釋)——或許正因為自己也閱讀許多李維史陀的著作,這些交由楊照說出李維史陀的話語,並且成為楊照個人的話語時,反倒帶給我一種困惑:究竟是誰在說話。

四、題外話。這次聯經重新出版《憂鬱的熱帶》,文宣上這麼寫著:「結構主義人類學宗師李維史陀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我必須說,對李維史陀來說,這一生最不重要的著作恐怕就是《憂鬱的熱帶》了。時代和世代都在改變著,晚年李維史陀並不如我們從《憂鬱的熱帶》文筆中那般理想蒼鬱(或是《實驗室裡的詩人》所說的「慢燃的悲觀主義」),而這個世代也可以選擇不喜愛《憂鬱的熱帶》或是《包法利夫人》。但是這個世代並沒有不懂得欣賞孤絕的美感而變得較為膚淺,他們更具能力看穿「作品如何成為商品」的文字行銷策略。

cut
好吧,應廣大讀者要求,豬頭把《實驗室裡的詩人》導論放上來。
李維史陀的超現實主義思維 Part I Part IIPart III
以及《大誌》的邀稿「一段熱帶的旅行,無數的憂鬱」和封面(我和郭采潔是同一期耶)

2 則留言:

icep 提到...

讀完之後,感覺像早年張大春主持「談笑書聲」的評論風格。

田野工作者 提到...

晚年張大春先生就酸多了,而且變得有些憤慨。(咦~好像在講誰)